易为性命之源,易学中关于道德伦理的命题。北宋张载《易说•系辞上》:“易乃性与天道。其象日月为易,易之义包括天道变化。”认为《易》是讲事物的本性,尤其是人性的书,也是讲天道的书,这种观点为元保巴进一步阐发。《周易原旨》卷八:“易,穷天理,使人尽性,以至于命耳,大哉易也,性命之源乎!”性指人的本性,天性,理性;在人身上的体现即理。命指人事之外天理所决定的一种必然性。源指本浑,这里当指理。保巴认为天理流行,赋予万物,是之谓命。人所秉受,莫非至善,是之谓性。自然界万物以及人的性命都是天理运行的产物;人、物之性只不过是天理的表现,因此性就是理。《易》是穷究天理人事之书,人们可以从易中了解事物的特性,而进一步认识其必然性。所以易理是性命的源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