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易经全文辞典 > 义理 > 性情 >

性不自贤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性不自贤,与“事不自知”相对。北宋李觏易学伦理观。语出《易论第三》:“性不能自贤,必有习也。”意为人的道德品性不可能自然而然善良,必须要有贤者启发教育才行。李觏借蒙卦爻辞讲修身之道,认为处于蒙昧困境时,没有贤者启发其志,就会出问题。“困于蒙睐,不能比贤以发其志,故曰吝也。”(《易论第三》)以说明君子要靠学习和教化,方能有成就。“习之是而见之广,君子所以有成也。”(同上)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