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虚本动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太虚本动,易学中关于气的本性的命题。明清之际王夫之《周易外传》卷六:“太虚者,本动也”。宇宙的本然状态或气的本源为太虚,宇宙本身是运动着的实体,整个物质世界“动以入动,不息不滞。”(《周易外传》卷六)一种运动形态终结,继之另一种形态会出现。生生息息,日新不已。此论源于北宋张载的气学观。《正蒙•太和》:“太虚不能无气,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,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。”认为太虚之气是运动不息的。王夫之则提出太虚本动的命题,并批评了不懂易道的庸俗之辈。《正蒙注》卷九提出:“流俗滞于物以为实,逐于动而不反;异端虚则丧实,静以废动,皆违性而失其神也”,以动否定静。以静否定动,这两种偏向都违背了事物的本性,这就不可能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动因。
  • 共2页
  • 1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