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明存乎象,北宋张载易学命题。语出《横渠易说•系辞上》:“显,其聚也;隐,其散也。显且隐,幽明所以存乎象;聚而散,推荡所以妙乎神。”天地之间,有形之物,肉眼可察,谓之明;未成有形之物,有象而无形,肉眼看不到,谓之幽。幽蛤存乎象,是说宇宙间的事物,只是气的聚散,或幽或明,总不能离开象,因象包含了有形和无形之体。这一主张强调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性,对佛道两家不区别幽明,只以有形可见为有,以无形不可见为无,只知有明,不知有幽,提出了批判。“彼异学者则皆归之空虚,盖徒知明而已,不察夫幽,所见一边耳。”(《易说•系辞上》)参见“无形而有象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