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而无动,静而无静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动而无动,静而无静。易学中的阴阳动静观。语出北宋周敦颐《通书•动静章》:“动而无静,静而无动,物也;动而无动,静而无静,神也。动而无动,静而无静,非不动不静也。”意为:大极的动静不同于具体事物的动静,它动中有静,静中有动,因而成为具体事物有动有静之源。朱熹解释说:“动而无动,静而无静,非不动不静,此言形而上之理也。理见神妙莫测。方其动时,未尝不静,故曰无动。方其静时,未尝不动,故曰无静”(《朱子语类•卷九十四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