稽实待虚,南宋朱熹的易学命题。语出《易九赞•警学》:“理定既实,事来尚虚。用应始有,体该本无,稽实待虚,存体应用。”指稽考卦爻之实理,并以此道理应付,推断未来的万事万物。“稽考实理,以待事物之来;存此理之体,以应无穷之用。”(《朱子语类》卷六十七)朱熹认为,卦爻有事和理或象和理两方面的内容。其中卦爻之理为实,卦爻之事为虚,学《易》就是要把握卦爻中所蕴含的实理,以此推断未来之事,而不能拘泥于每一卦爻所说的具体事件。“所以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万事无不可谈,无不可遍,此易之用所以不穷也。”(《朱子语类》)卷六十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