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易经全文辞典 > 象数 > 互体 >

互体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互体,汉代易学术语。以“互卦”之象推究卦爻辞的方法。认为一个重卦有内卦、外卦、内互卦、外互卦四个单卦,卦中有卦,象里套象,并据此以解经。四卦各有其象,产生各种关系,任意变动一爻,则全部关系都要改变。《左传•庄公二十二年》周大史以《周易》见陈侯,陈侯使筮之,遇观之否。大史曰:“是谓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。”又曰:“坤,土也;巽,风也;乾,天也。风为天于土上,山也。”观中爻三至五为艮,为山。前人据此认为先秦时已用互体解说卦爻辞。如清俞樾《周易互体征》:“《易》有互体,乃古法也……是在孔子未赞易之前,已有互体之说。”今有人否认此说,并认为《易传》中亦未论及互体。互体是汉人为扩大取象范围而创立的解经的方法。西汉京房:“会于中以四为用,一卦备四卦,谓之互。”宋朱熹举屯卦为例,屯,二至四为坤,三至五为艮,说明互体的方法。今有人据《彖》解归妹卦:“归妹,天地之大义也。”认为互体体现了古代中国时空合一的宇宙观。归妹上震下兑,互体为离(内互)、坎(外互),依卦气说,震、兑、坎、离为四正卦,代表春,夏、秋、冬四季,又代表东、西、南、北四方,一卦含四卦,把时间和空间合为一体,互体分析的特点在于把每卦六爻看成互相联系的整体,合之为一,分之可二、可四,启发人们联想,防止思维的拘泥,但其象外生象,随象附会,随意解经,终为弊端。参见“互卦”条。

  互体表
  有乾卦的互体:
  乾、同人、大有、大过、咸、恒、通、大壮、夬、妮、革、鼎。
  有坤卦的互体:
  坤、屯,蒙、师、比、临、观、剥、复、颐、损、益。
  有震的互体:
  蒙,师、泰、谦、蛊、临、贲、大畜、坎、明夷、损、升、艮、涣、节、中孚。
  有巽卦的互体:
  讼、履、否、同人、随、无妄、离、咸、遁、萃、困、革、丰、旅、兑、小过。
  有坎卦的互体:
  谦、豫、噬嗑、贲、晋、明夷、家人、睽、蹇、解、震、艮、渐、归妹、既济、未济。
  有离卦的互体:
  需、讼、小畜、履、家人、睽、蹇、解、困、井、渐、归妹、巽、况、既济、未济。
  有艮卦的互体:
  屯、比、否、豫、随、观、噬嗑、无妄、坎、晋、益、萃、震、涣、节、中孚。
  有兑卦的互体:
  需、小畜,泰、大有、大畜、离、恒、大壮、升、井、鼎、丰、旅、巽、小过。
  • 共2页
  • 1
  • 下一篇:约象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