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易经全文辞典 > 经传 > 鼎卦 >

鼎颠趾,利出否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鼎颠趾,利出否。语出《周易•鼎》:“初六,鼎颠趾,利出否。”“颠”,颠倒;“趾”,支撑鼎的足(三足鼎立);“否”,秽物。句意为:鼎足颠倒,有利于倒出秽物。初六爻以阴处鼎下,阴为虚,鼎虚(中空)本在鼎体上,现在下,有颠倒之象。鼎颠倒,可以倒出秽物,吐故以纳新,故有此说。《象》说:“鼎颠趾,未悖也,利出否,以从贵也。”王弼注:“凡阳为实而阴为虚。鼎之为物,下实而上虚,而今阴在下,则是为覆鼎也,鼎覆则趾倒矣。否,谓不善之物也,……处鼎之初,将在纳新,施颠以出秽。”(《周易注》卷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