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易经全文辞典 > 经传 > 鼎卦 >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鼎,六十四卦第五十卦,卦画为下巽上离。鼎有两义,一指烹饪器,二指古代统治者用以象征权力的象器。《释文》:“鼎,法象也,即鼎器也。”《周易正义》:“然则鼎之为器,且有二义:一有烹饪之用,二有物象之法。”《序卦》:“革物者莫若鼎,故受之以鼎。”《杂卦》:“革,去故也。鼎,取新也。”鼎卦立义,是藉烹物化生为熟,譬喻事物调剂成新之理,其中侧重体现行使权力、“经济天下”、“自新新人”的意义,《彖》曰:“鼎,象也……巽而耳目聪明,柔进而上行,得中而应乎刚,是以元亨。”鼎卦的形状像燕,用来养贤可以使贤人逊进顺辅助尊者。而尊者就能耳聪目明,此时尊者凭着谦柔美德前进并向上直行,高居中位又能下应阳刚贤者,所以至为亨通。《象》曰:“木上有火,鼎。君子以正位凝命。”上卦离为火,下卦巽为木。木上升火,为烹饪化生为熟之义,此为去故纳新之象,君子应从鼎的形状和作用中受到启迪,以端正己位,严守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