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始说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终始说,易学中的时空观。明清之际王夫之《周易外传)卷四:“万物各以其材量为受,遂因之以有终始。始无待以渐生,中无序以渐给,则终无耗以向消也。”即具体事物都是有限的,有条件的,因而有其产生、发展和灭亡的过程,即有始有终。但另一方面,“天地之终,不可得而测也。以理求之,天地始者令日也,天地终者今日也。其始也,人不见其始,其终也,人不见其终……是故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者。原始要终,修其实有之规。以尽循环无穷之理,则可以知生死之情况而不惑,合天地之运行而不惭,集义养心,充塞两间而不馁。呜乎!尽之矣。”(《周易外传》卷四)天地处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之中,今日的天地巳不同于昨日的天地,在这个意义上,天地日日有终,日日有始。由子天地之终,又是天地之始,因而天地运行不息,没有终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