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而不阴之谓道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阳而不阴之谓道。南宋叶适的易学命题。屠出《习学记言•周易四》:“道者,阳而不阴之谓也,一阴一阳,非所以谓道也。”此是什适对《系辞传》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的批评。他认为《易》中乾坤不并言。“且易之始画也,独乾而非坤,故彖之赞乾也,有乾而无坤。及其赞坤也,顺承乎天而已。”(《习学记言•周易四》)天德乾道自有生物之功,无需依靠坤的势力。“乾为易之至”,所以“易于乾坤不并言,盖因乾而后有坤也”(同上)。乾坤不能相提并论。如此就不能说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。只能说:“阳而不阴之谓道。”刚阳者不靠阴柔成其功,阴柔亦不能改变刚阳的命运,因为叶适认为阳刚是积极的东西,阴柔是消极的东西,刚健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原则,道是“独阳无阴”,应尊刚健而贱柔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