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阴无阳谓之道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无阴无阳谓之道,晋韩康伯和唐孔颖达的易学命题。语出《周易正义》卷七:“一谓无也。无阴无阳乃谓之道。”此是对《周易•系辞上》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的注疏。韩注以“无阴无阳”解释“一阴一阳”,认为无阴无阳就是道。孔疏解释为“无阴无阳乃谓之道”,认为“道”不过是无阴无阳的称谓,一称为无是因无是虚无,虚无不能分割为二。没有彼此的境地,故称其为一。无即自然而然,不能造作,阴不能造阳,阳不能造阴,所以称其为无。阴阳二气自然而有,不能创造,亦无作为,这种品德或法则称为道。道既不生阴阳,亦不作为实体存在于阴阳之中;但道又不脱离阴阳,阴阳自身又不是道。孔疏的道或无不指实体,不是某种具体东西,道的性质无为而自得,是阴阳二气存在和生成万物的属性。所以离不开阴阳二气,但又不等于阴阳二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