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争阳扰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阴争阳扰,阴阳的矛盾斗争。这种思想在《周易》经传文及卦象变化得到反映,《黄帝内经•素问》进一步阐明其理。《素问•阴阳别论》:“阴争于内,阳扰于外。”《素问•疟绝》“阴阳上下交争,虚实更作,阴阳相移也。阳并于阴,则阳实而阴虚……阴气逆极,则复出之阳,阳与阴复并于外,则阴虚而阳实……并于阳则阳胜,并于阴则阴胜。”《素问•太阴阳明论》:“阴阳异位,更虚更实,更逆更从……故阳道实,阴道虚。”说明阴如不舒,阳偏不施。阴阳互并,败胜分定。阴阳矛盾斗争结果是一方战胜另一方,表面以为一方消灭另一方,实际是一方被另一方掩益、被另一方包括于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