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天卦以天地水火为体用图。分析后天八卦体用的图式。图见清李光地《启蒙附论》。在后天文王八卦方位中,以天、地(乾、坤)为体,居隅位。以水、火(坎离)为用,居正位。雷(震)于火始发,故动于春,及火播其气,则旺于夏;泽(兑)于水之未收,故散于秋,及水归其根,则旺子冬。天气朕兆于西北,至东南而下交于地,即天风姤卦,故乾、巽相对而为天纲;地功致役于西南,至东北而上交于天,即山天大畜卦,故坤、艮相对而为地纪。“若以卦画论之,则震即离也,一阴闭之子上则为震;兑即坎也,一阳敷之于下则为兑;巽即乾也,一阴行于下则为巽;艮即坤也,一阳亘于上则为艮。是以六十四卦始乾坤,中坎、离,而终于既济未济,则知造化之道,天地水火尽之矣。”(《启蒙附论》)认为天地为水火之体,居维以运枢轴;水火为天地之用,居正以司时令。天地水火,体用互根,以生成万物,体现宇宙造化规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