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才之道,亦谓“三极之道”。语出《周易•系辞下》:“六者非它也,三才之道也。”“六爻之动,三极之道也。”《周易•系辞上》意指天道、地道和人道之总称。三才即指天、地、人。《周易•说卦》作者对“三才”的性质作了说明,“立天之道曰阳曰阴,立地之道曰柔日刚,立人之道曰仁与义。”并认为《易》的卦爻就是仿效“三才之道”而制作的。“兼三才而两之,故《易》六画而成卦。分阴分阳。迭用柔刚。故《易》六位而成章。”韩康伯注:“设六爻以效三才之动。故六画而成卦也。”(王弼《周易注》附)一卦六爻就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,初、二爻为地道,三、四爻为人道,五、六爻为天道。张载认为每一事物都包含了三才之道,三才之道中也包含了乾坤、阴阳、刚柔,仁义等等特性。“一物而两体,其太极之谓欤,阴阳天道象之成也,刚柔地道法之效也,仁义之道性之也。三才两之莫不有乾坤之道也。易一物而合三才,天人一,阴阳其气,刚柔其形,仁义其性。”(《横集易说》卷三)王夫之认为三才之道是《易》之卦爻形成的基础,“盖乾坤之德具行于六子,六子各禀乾坤之撰,六子之用遍历乎八卦,乾坤亦载六子之施,《易》之所以妙万物而无典要,故六十四象,三百八十四变之大用显焉。”(《周易外传》卷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