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易经全文辞典 > 经传 > 渐卦 >

鸿渐于陆,其羽可用为仪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鸿渐于陆,其羽可用为仪。语出《周易•渐》:“上九,鸿渐于陆,其羽可用为仪,吉。”“陆”,借为“逵”(云路);“其羽”即鸿翅;“仪”为人效法。句意为:鸿上至云路,展翅高飞可为人效法。上九在下无应,处巽极之极,虽处至上,亦不乱渐进之道,有引退之象。故以鸿远走高飞为喻。《象》说:“其羽可用为仅,吉,不可乱也。” 宋程颐说:“安定谈公,以“陆”为“逵”。逵,云路也……“逵”通“达”……上九在至高之位,又益上进,是出乎位之外……鸿之离所止而飞于云离,在人则超逸乎常事之外者也。进至于是而不失其渐,贤达之高致也。故可用为仪法而吉也。羽,鸿之所用进也,以其进之用,况上九进之道也。”(《伊川易传》卷四)
 
  一说“陆”为“阿”之误,“阿”为大山;“羽”,羽毛;“仪”,文舞。句意为:水鸟飞上大山,其羽毛可作文舞的道具。(李镜池《周易通义》)
  • 共2页
  • 1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