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易经全文辞典 > 总绪 > 宗派 >

义理学

来源:易道网作者:秩名点击:
分享到:
  义理学:

  ①研究《周易》经义名理、哲学思想的学说。为易学一个分支。与易象、易数、易占共同组成完整的易学体系。《易传》从义理角度对《易经》进行注释、说明和发择,完成《易》从卜筮之学向哲学的过渡。提出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(《系辞上》)的命题,把世间最根本规律概括为阴阳对立面的交互作用:注重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对于万物变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;认为“易”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原则(《系辞上》“易有大极”一节);强调宇宙万物的变化和发展(《系辞上》:“生生之谓易”)认为事物发展至一定程度即走向反面(《系辞下》: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)。对中华民族文化起到重大影响。魏王弼主张扫象存意,黜象数而重义理,以老庄解易,以易为玄学,宋程颐、张载、朱熹、杨简,探究《易》之经义、道理,建立理学、气学、心学。明清至现代,义理研究进一步发展,在《周易》经传的哲学思想文化影响等方面取得不少研究成果。不少人借解易以立说,使易之义理学蔚为大观。参见“义理派”条。

  ②指宋以来的理学,宋人注重以义理治经(包括《易经》),在解释经义中系统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并自成体系。宋以后把讲求儒家经义、探究名理的学问,称为“义理之学”, 北宋张载说:“义理之学,亦须深沈方有造,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。”(《经学理窟·义理》)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