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2)河图乃据五星出没的天象时节而绘制。五星古称五纬,是天上五颗行星,木曰岁星,火曰荧惑星,土曰镇星,金曰太白星,水曰辰星。五里运行,以二十八宿为区划。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,古人用以纪日。五里出没各有节候,一般按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的次序,相继出现在北极天空,每星各行72天,五星合周天360度。木、火、土三星轨道大而在外,恰合乾策216之数;金、水二里轨道小而在内, 恰合坤策144之数。五星若按时中天,名曰胜,可测其相对不见之星以印证,这颗相对不见之星,名曰负。如水里当位,可测其相对位的火星印证,则水里为胜,火星为负,余仿此。五里出没的规律构成河图图式,水星于每天一时(子时)和六时(巳时)见于北方;每月一、六(初一、初六、十一、十六、二十一、二十六)日月会水星于北方,每年十一月、六月夕见于北方。故曰一六合水,或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。火里每天二时(丑时)和七时(午时)见于南方;毎月逢二、七,日月会火星于南方;毎年二月、七月夕见于南方,故曰二七合火,或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。木星每天三时(寅时)和八时(未时)见于东方;每月逢三、八,日月会木星于东方;每年三月、八月夕见于东方。故曰三八合木,或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。金星每天四时(卯时)和九时(申时)见于西方,每月逢四、九,日月会金星于西方;每年四、九月夕见于西方。故曰四九合金,或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。土星毎天五时(辰时)和十时(酉时〕见于中央;每月逢五、十,日月会土里于天中;每年五、十月夕见于天中。故曰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(邹学熹《中国医易学》


(4)认为河图乃据天地四时五象模式而来。赤道一分为二伴随戊己中分数即象数三;赤道二分为四伴随两条戊己线交点即象数五。以赤道二十八宿排列顺序右行,以赤道视运动左旋分天地,生四时,则得出固定的“天地四时五象图”。首分天地,天分一、三,天一阴阳比数为(0:3),天三阴阳比数为(-1:2);地分二、四,地阴阳比数为(-3:0),地四阴阳比数为(-2:0)。次生四时,天一为夏,地二为冬,天三为秋,地四为春。五居中央,不主四时又主四时,不占四方又占四方。其数均有化生其对待象数的作用。如天一火,可化生其对待的地二水,即“天一生水”,余类推,构成河图五行生数。由生化到成熟,经过180天或180度的过程。180天/360天或180度/360=0.5,即象数五,为圆的一半,如天一夏火生冬水,经过五的过程,形成冬水象六(一加五的形象),故一六居北下。余类推,可得河图象数。(徐子评《中医天文医学概论》)
以上分析均属一家之言,尚未得到公认。
- 共2页
- 1
- 下一篇:洛书与天文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