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易经全文辞典 > 象数 > 干支 >

十二辰

来源:易经大辞典作者:未知点击:
分享到:
  十二辰,指自子至亥十二支,因十二支用以记时辰,故名。《周礼•春官•冯相氏》:“掌十有二岁,十有二月,十有二辰,十日,二十八有八星之位,辨其叙事,以会天位。”《汉书•律历志上》:“六律六吕,而十二辰立矣。”《左传•昭公五年》:“古文有十时。”晋杜预注有夜牛、鸡鸣、平且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映、哺时,日入、黄昏、人定等名目。虽不立十二支之目,但已分十二时。仪太初改朔之后,分一日夜为十二时,并以干支为纪。后世又分十二日为二十四时。如子时分子初、子正等。(参阅清赵翼《陔余丛考》)